十二五期间科技重大专项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计划处  时间:2016-03-15 12:42:47  

十二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谋划和顶层设计,挖掘项目资源优势。围绕我市七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谋划、调研和考察力度,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精心挖掘、严格论证,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与制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了228项有优势、有特色、创新程度高的科技重大专项,并上下联动,与各县(市)区共动推动项目实施。

二是突破了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牌。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1200项,获得专利授权2237项;制定或参与制定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2项;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5项,发表论文162篇;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105项,示范推广55项。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承担的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填补了我国近程超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内的一项技术空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预期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宇通纯电驱动客车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紧跟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促进了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技术迅速发展,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是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杠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对重大科技专项共投入科技经费3.729亿元,带动项目单位投入研发费用67.12亿元,实施自主研发项目2000多项。“超高端液压支架研究与应用项目、无害化钎焊材料及其清洁生产技术研究”等一批产业化项目,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宇通客车、辉煌科技、汉威电子、安图绿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居行业领先地位,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期的1600亿元增加到2015年3312亿元,增长一倍多。

四是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经过多年的扶持培育,专项的实施单位全部建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其中5家单位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77家单位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除高校和科研院所外,承担单位均为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其中52家企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81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13家企业已在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十一五”末期的2095亿元增加到2015年652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665亿元增加到2015年178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供稿:发展计划处)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