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
来源:本站  时间:2010-12-07 10:46:40  

豫发﹝200828

为大力提升我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两大跨越和中原崛起,现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两大跨越和实现中原崛起的根本要求。近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随着世界性资源和环境矛盾不断加剧,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经济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我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入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2.加快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劳动力、资本和能源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不够。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把促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作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核心和提高综合实力关键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加快科技创新对推进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全力推进。

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3.指导思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中心,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基本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以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途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注意突出战略重点和兼顾全面发展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引进消化相结合,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相结合。政策措施既要遵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实事求是,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总体目标:通过努力,使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一批我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战略支撑产业。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

三、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及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及其产业。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数字视听设备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现代信息服务业。生物及新医药领域重点发展创新药物、新型生物疫苗、新型酶制剂、先进医疗设备、中药现代化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乳酸、氨基酸等生物化工产业。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性能超硬材料制品及制各技术、优质高效特种耐火材料及产品、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其精深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制备技术及其产业。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技术及其产业。

7.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培育汽车与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冶金与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高端、终端产品,积极开发高精专深产品。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消耗和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资源综合用,发展循环经济。

8.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传统农业,以良种培育及产业化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防灾减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建设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为实现粮食增产300亿斤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加强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植物新品种培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示范及推广应用。集中支持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9.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成长性服务业的发展。加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在线金融、在线业务外包、信息系统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产品与装备,推动数字社区、网络文化、数字旅游、在线学习及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

四、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

10.加大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力度。针对我省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方法,突出战略重点,集成科技资源,加大力度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同时,选择重点领域,集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形成和壮大一批新兴战略支撑产业。近期重点培育新型电力电气装备、硅材料与光伏、生物及新医药、煤化工、数字化装备、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型功能材料及制品、光电、生物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各地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实施地方重大科技专项,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11.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以战略支撑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及其他研发机构) ,为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结合提供平台。到2012年,全省7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要全部建立研发中心;新建省级以上研发中心500个,其中国家级50个。同时,鼓励中小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研发中心。

12.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立足原始创新,优化布局,围绕对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领域,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增强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到2012年,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0个。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新突破。以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先导,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带动我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迈上新台阶。

13.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功能和建立创新机制为重点,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特色,推动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把高新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持高新区集约利用土地,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和各类特色园区,有效扩大高新区的发展空间。支持和引导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和其他各类园区,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限制,整合各类资源,开展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和强强联合,打造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

14.培育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特别要注重培养一支创新意识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的复合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15.扩大科技对外合作。用开放的思维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省政府与科技部等部委工作会商机制,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对我省科技创新的指导和支持。加强我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及中直和省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人才参与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高层次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持跨国公司和国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我省建立研发中心,与我省合作开展研发创新活动。鼓励支持我省企业到国外建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机构联合开展研发活动。大力支持我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限制盲目重复引进,限制进口国内已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关键技术,禁止进口高能耗、高污染和已被淘汰的落后装备和技术。

1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促进集成创新。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人开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技术和产品,给予优先支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大力支持计量技术、标准化研究开发,推动核心技术的专利化、标准化。

17.推行产业技术路线图计划。根据全球市场导向,组织技术、产业等部门和相关专家系统研究我省重点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上中下游产品形成的产业链中寻找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创新联盟,加强创新主体协作,集中科技资源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

18.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省政府成立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各地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企业改革,在企业内部建立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动更多的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支持转制科研机构转化科技成果,领办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中央驻豫和军工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鼓励民间科研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军工科技创新和军工配套产品研制,形成军民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大力发展民办科研机构,鼓励开展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动员民间科技力量进行科技创新。

19.建立推动科技创新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上下联动机制,通过省部会商渠道,在我省为国家培育、优选一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各地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培育、凝练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系统工作效能,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重大项目配合联动机制,在资金、技术、土地、环境容量等重要资源配置上加强协调。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的联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20.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要更加积极主动研究能够支撑产业、支持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项目。政府科技资金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开展的研发平台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有较明确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积极支持我省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建设。

21.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和重要评价指标。政府科技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要把转化应用前景作为重要依据;政府科技奖励要把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作为重要标准。改进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科技人才开展应用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高校、科研院所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7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加强科技成果解化基地建设,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和信息、咨询、策划等服务平台,为成果快速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2.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尽快改变科技投入比例偏低的状况。要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优化科技投入结构,集中优势科技资源,重点支持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开发,逐步增加重大科技专项经费等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23.创新企业融资机制。发挥创业引导资金的作用,以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或其它方式,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引导其把投资重点投向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积极筛选基本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辅导培育,搭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份全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度的70% ,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积极推动科技保险创新发展,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凡经批准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所从事的担保业务收入,可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24.实施政府采购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首购和订购办法。对我省纳入国家批准的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首购、订购。在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条件。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25.强化企业和社会科技投入机制。切实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务、科技和财政部门要尽快制定实施办法,认定企业的研发活动和研发投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复审)当年起可申请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强政府引导,把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作为固有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放大作用,探索实行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率较快增长。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