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来源:发展规划与区域创新处  时间:2024-12-13 16:5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人工智能发展工作部署,推动我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起草了《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意见请注明联系方式。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1月13日。

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1.电子邮箱:zzcxsfq2016@163.com;

2.通信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工人路13号(邮编450006);

3.电话:0371-67177039,传真:0371-67186596。

4.通过本网站在“意见建议”栏中提出意见。

一、公开征求意见途径

按照程序规定,市科技局于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1月13日将《郑州市场景驱动型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下列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通过郑州市科技局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函询等面向各开发区、各区县(市)科技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函询面向郑州市委人才办、市委智慧办、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等相关市直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

截至2025年1月13日,各开发区、区县(市)科技主管部门反馈均无意见;市直部门反馈7条意见,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0条。

三、反馈意见研究采纳情况

市直部门反馈7条意见,市委智慧办意见采纳、市工信局意见部分采纳,并已沟通处理。

市委智慧办意见采纳如下:第3页,(一)智能算力强基工程建议将“3.加大数据供给。深入推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中“探索建立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予以删除。同时,在责任单位中增加“市委智慧办”。二、第5页,(三)大模型创新工程。建议修改为:7.引育通用大模型。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布局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开展大模型基础架构、数据集训练、多模态核心算法,开展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深化与华为、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的合作,研究引入高质量通用型大模型,强化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分类等基础能力,为行业大模型提供支撑。建立客观、公正、可信的评测方法,推动大模型在行业领域应用的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委智慧办,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8.发展行业大模型。支持阿帕斯、中业科技等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发挥算力网高性能的计算资源,聚焦智慧医疗、智能工厂、视觉智能、自动驾驶、游戏文创等领域,加快模型算法与专用数据集、专业知识深度结合,做精做强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行业大模型。(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委智慧办)三、第6页,(四)应用场景驱动工程。9.市政管理领域。建议此部分内容以城市管理方面描述为主,同时,将市委智慧办列为配合单位。

市工信局意见采纳如下:

“3.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部分中,建议将“发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上交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修改为:“发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上交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5.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部分,建议修改为:“5.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夯实算力、算法、数据等技术底座,培育若干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大力发展智能产品,推广智能化软件应用,促进家电、手机等消费终端向强智能升级。面向制造业细分领域,引导建设行业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大模型,支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客户服务、设备维护、节能减排等环节的应用。遴选制造业“链主”企业开展工业领域大模型先行先试,与大模型企业共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行业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快速开发部署、低成本高收益的大模型应用解决方案,逐步向广大中小企业推广”。

市工信局未采纳意见如下:

“12.智能网联汽车”部分中:一是建议责任单位增加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二是责任单位顺序建议调整为: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区县(市)人民政府;三是“研制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公交车、矿车、环卫车、机场摆渡车、无人配送车等智能产品”中删除“无人配送车”;四是将“探索有条件的企业在本市公路(含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含城市快速路)以及特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修改为:“探索有条件的企业在开放测试道路路段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

原因:智能网联汽车部分属于产业领域,是工信局三定方案职能,其建议科技局列为首位牵头未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