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绿水青山 让优质地理产品变成发展致富的“金钥匙”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09-06 14:54:30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我国许多地方还没有将绿水青山变成治穷富民的金山银山,有些地方甚至刚刚脱贫,还存在返贫的风险。”9月4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闯坦言。

  如何用好自然的馈赠,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打造安全、可靠、实用的“数字生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地域育一种风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产出不同的地理产品。“我国是世界上地理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具有独特地理传统的国家。近年来,发展优质地理产品已成为各地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施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

  为促进优良的地理环境产出优质的地理产品,推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科学融合,确保优质地理产品落地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启动“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打造以科学为底蕴、以技术为支撑、以多方参与为主体、集产品—产地—品牌—信誉为一体并有资金流支持的生态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刘闯介绍,“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主要通过综合性的地理科学与技术,在物联网和大数据支持下,对与地理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包括气象和灾害、空气和水土,生物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生境等。

  “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组网和数据传输技术,实现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光照、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PM2.5、PM10、植被可见光、植被近红外图像数据的实时测量和无线传输;并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云平台中实现植被盖度、高度、物候等的自动识别,为用户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进而打造安全、可靠、实用的‘数字生态’。”刘闯解释道。

  把传统经验转化为科学的认知

  在2021年服贸会上,“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展出了10项案例。

  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盐池滩羊花马池镇干旱草原案例。盐池滩羊是地理标志产品,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在“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的支持下,研究人员对盐池滩羊相关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科学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盐池滩羊的产出地年平均气温7.8℃,年降雨量200—240mm,年蒸发量1800—2400mm,是年降水量的10倍左右,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草原气候。全区地下水普遍呈碱性,pH值7.85—8.17之间。“同时,该地以地带性灰钙土、非地带性盐土、风沙土为主要土壤类型,草场有干草原草场、荒漠草场、沙生植被草场、盐生植被草场4种草原类型,天然植物有175种,分属39科,绝大多数为可饲用植物。其中,甘草、苦豆子等12种植物被药典收载,狗尾草等4种植物为民间习惯用药。”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农业农村局高级畜牧师孙永武说。

  “通过案例研究,我们从科学上认识了我们的‘家底’,把传统经验转化为科学的认知,使珍贵的资源禀赋更加厚重。”刘燕华说。

  刘闯表示,当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已启动2021—2030年“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十年工程,正在朝着“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用到来自绿水青山正宗的优质地理产品,让每一位绿水青山的守护者都能因正宗的优质地理产品而富足安康”的方向努力。“未来,中国生态地理环境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定能够协调并进,并且在世界上作出示范。”刘闯充满自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